干细胞治疗地下生意:宣传长寿梦 叫价百万有人埋单
实际上,早在2015年3月,瑞士医药管理局和联邦公共健康局已联合发表声明,要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或使用羊胎素产品的诊所及从业人员立即停止此类活动。在此前的那波“羊胎素疗法”热潮中,中国富豪同样是主力军。 “专家”治疗案例“已达到四五千例”,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有争议 当天的讲座总时长超过2小时,分别安排了2名主讲人,其中干细胞治疗部分主要由第二位主讲人负责。博鳌生命汇方面提供的介绍显示,该主讲人为王黎明,现年65岁,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血液科专业近35年,曾任解放军323医院血液科主任。 工作人员称她为“干细胞最权威的主任、全球干细胞临床治疗最丰富的人”。据该工作人员透露,王黎明在博鳌生命汇做的治疗案例已达“四五千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王黎明及其团队曾在2011年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被央视科教频道某栏目报道。 该栏目视频显示,王黎明彼时的职务为解放军323医院主任医师,同样在视频中出现的还有解放军323医院副主任医师周建军。2008年9月,一名叫秦岚的患者在323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接受了王黎明团队的大胆尝试。视频中提到,“来自北京的干细胞,就像一次输液,缓缓输进了秦岚的体内”。 王黎明提到,之所以用间充质干细胞,因为其不会发生免疫原的反应、不用配型。理由为,“第一,它是组织源型的,它不是血细胞;第二它不是成熟的细胞,是早期年轻的细胞。” 全球首款获批的自体MSCs产品诞生于韩国。2011年7月,韩国批准一款MSCs产品——Hearticellgram-AMI (FCB-Pharmicell公司) ,通过注射到冠状动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不过,据澎湃新闻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并非如王黎明所说的百分百安全,目前国际有权威声音认为其根本不应被归到“干细胞”群体中。 间充质干细胞的概念可追溯至1991年,美国生物学家Arnold Caplan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在骨髓中分离到的干细胞类型,并以间充质干细胞命名。1999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一篇文章显示,这种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细胞可以分化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但进入21世纪之后,所谓的 “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即充斥着诸多矛盾和争议。就在2017年,就连命名者Caplan本人也呼吁改变命名。Caplan开始后悔早先的命名方式,“当初命名的时候,我猜测读者不会将它们称作干细胞。” Caplan指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刺激局部组织在损伤或者疾病发生的条件下去进行自我修复,而不是重建组织——后者是干细胞的主要功能。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