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衢州站长网 (https://www.0570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 > 正文

写给工程师的十条精进原则

发布时间:2018-08-18 07:20:32 所属栏目:移动 来源:云鹏
导读:副标题#e# 技术沙龙 | 邀您于8月25日与国美/AWS/转转三位专家共同探讨小程序电商实战 引言 时间回到8年前,我人生中第一份实习的工作,是在某互联网公司的无线搜索部做一个C++工程师。当时的我可谓意气风发,想要大干一场,结果第一次上线就写了人生中第一

在工作中,很多RD往往只是埋头走路,很少抬头看天。每次季度总结的时候,罗列了很多项目,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具体这些项目取得了哪些收益,对业务有哪些提升,却很难说出来。这就说明在工作中并没有遵守“以终为始”这一原则。此外,很多同学在做需求的过程中,对于目标与收益关注不够,系统上线之后,也没有持续地跟进使用效果。这一点在技术优化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一个接口性能优化的项目中,经过RD的努力优化,系统TP99缩短了60%,支持QPS提升了2倍。但是系统到底需要优化到什么程度呢?是不是缩短60%,提升2倍就能满足需求呢?在优化之前,很多同学常常忘记设置一个预设的目标(TP99小于多少,支持QPS大于多少)。我们必须清楚,优化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预期某节假日流量会暴增或者某接口超时比例过高,如果不进行优化,系统可能会存在宕机风险。解决特定的问题才是技术优化的最终目的,所以要根据问题设定目标,再进行优化。

“以终为始”,这一原则还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学习中。很多同学看过很多技术文章,但是总是感觉自己仍然一无所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带着目标去学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只是碎片化地接收各个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学习之前,我们一定要问自己,这次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是想把Redis的持久化原理搞清楚,还是把Redis的主从同步机制弄明白,亦或是想学习整个Redis Cluster的架构体系。如果我们能够带着问题与目标,再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与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这种学习模式的效果会比碎片化阅读好很多。

原则四:闭环思维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参加了一个设计(或需求)评审,大家兴致勃勃地提了很多合理的意见,等到再次评审的时候,却发现第一次提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改进,很多讨论过的问题需要从头再开始讨论。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工作不闭环。

之前看过一句话:一个人是否靠谱,就看他能否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就是闭环思维的重要性。它强调的是一种即时反馈闭环,如果别人给我们分配了一个任务,不管完成的结果如何,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明确的反馈。例如在跨部门的沟通会议中,虽然各方达成了一致,会议发起者已经将最终的记录周知大家。但是,到这一步其实并没有完成真正的闭环,在落地执行过程中很可能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会议纪要是否经各方仔细核对并确认过?会议中明确的To Do进展是什么?完成结果有没有Check的机制?如果这些没有做到的话,就会陷入“沟通-发现问题-再沟通-再发现问题”的恶性循环中。真正的闭环,要求我们对工作中的事情都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沟通要有结论,通知要有反馈,To Do要有验收。

“闭环思维”还要求能够定期主动进行阶段性的反馈。刚参加工作时,我接了一个工期为两个月的项目。整个项目需要独自完成,自己每天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发。大概过了两周之后,Leader询问项目进度,虽然我已经跟他说没问题。然而,Leader告诉我,因为我每天对着电脑也不说话,让他心里很没底。这时,我才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跟Leader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那以后,我就时不时得跟他汇报一下进度,哪怕就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也可以明显感觉,他对我的信心增加了很多。特别是我做Leader之后,对这种闭环反馈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从Leader的角度看,其实只是想知道项目是否在正常推进,是否遇到问题需要他协助解决。

原则五:保持敬畏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