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巨献之陆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998年的雅虎,有的不仅仅是飙升的股价,有的也不仅仅是互联网第一股的称号和加盟雅虎的后来华人IT职业经理人的翘楚陆奇。1998年的雅虎,还看中了一家1996年成立的创业公司Viaweb。Viaweb这家初创企业的软件,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互联网商店。这是当时最早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公司。该公司和在做的网上购物的技术研究的陆奇做的事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是Paul Graham。他是Lisp的大神。写过好几本书。Viaweb的整个网站都是用Common Lisp写的。他也是网红,很早就开始写blog,在blog上表达了他对技术,主要是对LISP和编程语言的看法。他还经常发表对创业的各种看法。伴随着Viaweb于1998年被雅虎收购,他也由此攫取了财富自由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Paul Graham后来最为著名的身份是2005年成立的Y Combinator的创始人,全球创业者的教父,把创业公司孵化器做到顶峰的人。这也是陆奇最新一份工作加盟的企业。 我注意到陆奇接受36氪采访的时候提到过这一段话: 至于人和,1998年在雅虎,我就和后来 YC 的创始人Paul Graham 坐在一起工作。2005年Paul 举办第一期 YC 夏令营的时候,我就代表雅虎参加,并结识了 YC 现在的CEO Sam。 考虑到陆奇1998年加入雅虎,他是因为在考虑在线购物技术的研究而被雅虎相中。而Paul Graham1998年自己的创业公司Viaweb被雅虎收购,创业公司做的也是在线购物相关的东西。由此可见这段话的可信度非常的高。所以命运兜兜转转,几十年前的同事几十年以后也可能会再次一起打拼。 伴随着陆奇加盟雅虎,同年年底,微软在中国成立了研究院,挖来了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张洪江,王坚等一系列后来对中国互联网产生巨大影响的人。这些人和陆奇的关系并不大。他们中一部分人和陆奇的交集要到很多年后陆奇进入微软成为微软高管才开始。 公开资料对陆奇在雅虎的发展并没有太多介绍。基本上的说法是陆奇从一个员工做起,主要集中在搜索和广告领域,慢慢的做到了负责3000人团队的搜索和广告组的资深副总裁,后来于2007年被提拔为雅虎执行副总裁。 但是陆奇在雅虎里面的发展和雅虎自身的搜索和广告业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雅虎的搜索和广告业务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能或多或少的理解陆奇在雅虎10年的发生历程。 伴随互联网.COM泡沫的破灭,雅虎的估值下降了90%,时任雅虎CEO Tim Koogle被迫下台,董事会请来了时代华纳的CEO Terry Semel。Terry Semel拯救雅虎的方法非常的简单,把所有免费的项目统统收费,比如邮箱收费,把所有不盈利的项目统统砍掉。这固然迅速强化了盈利能力,也带来了客户流失,比如说,这个举动让谷歌的GMail迅速的占领市场。 雅虎作为互联网第一股,对于技术的投入一直都是可有可无。雅虎的搜索引擎先是外包给了Intkomi,后来是谷歌。在Terry为钱发愁的过程中,有个叫做Overture的公司找过来。Overture公司发明了在搜索结果中对广告进行竞价排名的方法,推出了著名的AdWords服务。这个方法让它通过和雅虎以及微软MSN合作赚了很多钱。 结果搜索厂商谷歌厚颜无耻的抄袭了这个想法,并且谷歌的技术更牛,很快的就开始大把盈利。在广告市场的盈利让谷歌和雅虎的关系非常的不好。Terry于2002年买下了intkomi,2003年买下了Overture。同时雅虎想要买下谷歌。但是后者给出的高昂价格让雅虎没有出手。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