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营销”与“丧文化”:营销的进阶是帮助用户表达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因此,不止要将“丧”融进品牌、融进产品,更要融入场景,使他们维持内在的联系。所以看看你的产品,它有没有成为“丧”产品的潜质?能不能制造话题?能不能帮助用户去低调的装X?另外你的品牌禁不禁得起“丧”文化的调侃? 硬币的另一面:“丧”营销应作为品牌的调剂品,长久的“丧”终究会被抛弃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情绪的宣泄只能是一时的。“葛优躺”火了一阵匿了,“马男波杰克”火了一阵也匿了,曾经那些帮助我们释放负能量的载体都在一阵火热后销声匿迹。年轻人终究会掌握从认知到顺从、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则的能力。因此,基于丧文化的产品和营销,虽然常有机遇成为爆款,但往往不能形成真正的商业模式。“丧茶”本身也在产品质量上遭到了用户的质疑,只能停留于噱头。 因此,“丧”营销似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丧”营销是我们对内心的一次释放,在将来,当我们有了另外一种压抑时,类似的营销将卷土重来。 这揭示了营销升级的一个方向:营销不是随便YY,甚至不是打卖点抓需求,而是要走心。 在最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营销已从产品功能诉求演变成对个体精神追求的洞察。营销已从单一的渠道触达到用户和产品的双向沟通。你选择的用户群在哪里,他们的冲动在哪里,营销的关键就在哪里。 所以,当我们看过那么多流行的营销案例,与其说丧文化火了,不如说营销者更懂消费者内心了;与其说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了,不如说更懂得帮我们表达内心的情绪了。撬动人心,才是最明智的营销,以人为本、以人为传播链条的营销方式终会回归。 文章作者系 @薪客营创实验室(微信公众号ID:xinkelab)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