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00后世代的黑洞:社交平台该以何种策略抓住千禧一代?
过去,腾讯几乎封锁了全网关系链。米聊(小米)、易信(网易)、来往(阿里巴巴)都曾试图突围熟人社交或IM工具,都未能成功。腾讯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和社交黑洞,用户之间要建立熟人关系,几乎只会问,微信多少、QQ多少。不过,成功突破腾讯封锁的社交平台也还是有的,比如陌陌。 陌陌就以陌生人社交为根基,目前的月度活跃用户已经破亿,同时开发“多元”应用,已成为国内最赚钱的直播平台。陌陌的成功突围,给社交领域的新进入者(比如微聚、flow)和传统巨头(腾讯)都带来不小震撼。 面对“2000后”世代引发的社交变局,已经产生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二度切入” flow经营社交平台的打法,是直奔00后群体,武器就是从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下手——把电音、古风、街头文化等领域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吸引过来,形成社区,培养用户,再慢慢做社交。这个逻辑叫“一度切入”。所谓“一度切入”,就是直打用户兴趣,切入最有潜力的社交圈层。 微聚的创业团队更加深入,不仅看到“2000后”世代的商业潜力,更是洞悉陌陌以“约”的名义,像一把利刃切入一个足够大的人群。于是,微聚以“约”为精准切入点,希望做“2000后”世代的陌陌,让用户可以直接约会,快速匹配周围感兴趣的人。他们一度在广州楼盘电梯打满广告,“向陌陌致敬,你可以安心的下岗了”。这个有点野蛮的做法叫“二度切入”。以“约”为名,让陌生用户之间建立联系的做法叫“二度切入”。 不过,包括微聚、flow在内的很多新兴社交App都未能成功突围。在很多App做到100万DAU(日活跃用户数)的时候,不自觉开始往下掉。很多社交App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火一阵子就过气了,没法将用户真正沉淀下来。 第二种策略是“分层切入” 腾讯作为传统社交巨头,不可能对“社交圈层迭代”的现实无动于衷,而他们的策略选择——“分层切入”,相对比较传统。 腾讯的“分层切入”策略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定义用户,将用户按照年龄段分成80前、80后、85后、90后、95后、00后和05后,分别调查不同用户群体的喜好是什么,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明确产品服务于谁。 第二步是接近用户,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研、网上回复发帖、走进场景观察用户行为、分析数据等去接近用户,获取真实的用户画像。腾讯的产品经理有一个著名的10-100-1000法则,即每月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接触访谈10个用户,回复100个用户在论坛或微博上的帖子,阅读1000个用户在各个渠道上的反馈。这是要真正搞清楚不同世代的目标用户,究竟是怎样一群人。 第三步是变成用户,就是将思维从产品经理模式切换到用户模式。马化腾曾说过,真正好的产品经理,要有能力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变成小白用户。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