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杨浩涌
杨浩涌倒是很淡定。赶集时代,他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最难的时候,融资时连阿拉伯人都找了,裁员到市场部只剩3个人,一层楼空空荡荡。他安慰郭如意说,别担心,不至于融不到,做好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即使短期资金有压力,“我卖点股票,我还能支持”。 其实,当时瓜子的月交易量做到了近4万台,“我们都看到那个盈亏临界点了,”郭如意说,继续走,短期把盈利做出来,融资可能更容易。但杨浩涌不,他要调整业务。“他很纯粹,不是站在资本的思路去想事,而是商业就是这个样子。” 2017年春节,瓜子CTO张小沛和家人到日本旅游,家人在山上滑雪,她天天在酒店和杨浩涌打电话,讨论问题出在底层逻辑上还是执行上,怎么转型。 当时两人曾经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论。张小沛提了一个方案:车商也贡献了访问量和交易额,那不如设置一个机制,把车商单独“管理起来”。 杨浩涌当时就在电话里“吼”了起来:“你这是一个很胆小的行为!是被车商绑架的行为!做企业,上面有道,下面有术。可以有一些迂回,但是方向不能错。”杨浩涌说。如果优质车被车商收走了,消费者怎么办?这是一个“致命问题,不能屈服。” 在张小沛看来,杨浩涌是一个对商业的本质有纯粹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他允许团队犯错误,却不能容忍,在服务用户的初衷上,出现任何的动摇或是偷懒。 杨浩涌设计了识别车商的一套机制,还给一线销售定了高压线,“谁敢带车商就杀谁”,但团队并不买账。年初,瓜子全国总监大会,杨浩涌在台上宣讲,瓜子要去车商,服务用户。他讲得很“嗨”,但发现台下的人听得一点都不兴奋。会后私下交流,大区总们跟杨浩涌抱怨,“你又找我们要业绩,又说用户第一。想拿业绩,最好的方法就是,车商拿车拿得快。” 那年年中的时候,杨浩涌找到徐新,说他找到“干掉”黄牛的办法了:把业务做重,虽然不赚差价,但“干黄牛干的事”。一方面自己付定金囤车,一方面用AI算法定价。 这意味杨浩涌要一步从互联网轻模式,跨入重模式,而且要花很多钱。 “他不太追求短期。他总是说,我是想改变这个行业,那我该做对的事,即使痛苦,需要花很多钱,但是看终局,算大账,坎该迈还得迈。”郭如意说,“他一直是这套理念。” 4 技术和信仰 杨浩涌:这难道不是这个行业的巨大变革吗?后面是数据在驱动,我就觉得很兴奋,这事很酷,很有意思。 做AI算法定价,杨浩涌是有“信仰”的。虽然算错了可能亏不少钱。 CTO张小沛是被杨浩涌描画的“用算法重构二手车交易”的图景,吸引来瓜子的。她曾是Hulu的全球副总裁、宜信的CTO。 2016年,瓜子刚刚开始做金融时,张小沛担心亏钱,不敢一次试太多,她先跟杨浩涌要了200万。结果杨浩涌反问他,“为什么要200万,为什么不是1000万?” 杨浩涌在算账,如果一单5万元,那200万只能做40台车,能不能跑出数据?如果数据不够,就是在浪费时间。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