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扮演,你看到的是一个“假”的朋友圈
而朋友本身就是自己成长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艾瑞的数据显示,80%的用户选择从朋友圈里寺找阅读内容,这意味着朋友的分享决定了大多数用户的阅读和获得知识的覆盖面,当圈层越来也固化,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外面的世界,就像坐在井里的那只青蛙,全然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当茧房越来越局促,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就被局限住了,很难获得圈层外部的信息,你接触到的信息都来自于社交媒体,朋友,同事等圈子的直接反馈,圈子会把你的思维禁锢在圈子里,很难去感同身受其他圈层的认知,当该话题在圈子内传播时自然而然会形成世界都在传播的假象,人就被圈子蒙蔽了。就像晋惠帝时期老百姓饿死时,大为不解的追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很多人把它当笑话看,可偏偏自己无时不在经历这样的圈层偏见。 所以,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歌手李健曾表示:“我需要的是智慧和知识,但这些不能从朋友圈中获得。”他的逻辑当然不是说朋友圈不好,而是圈层和信息茧房很容易限制他的认知和新知识的学习。 也正是因为茧房和圈层的作用,营销、市场人的圈子总能看到新营销方式,新世相的活动能刷爆营销人和青年人的朋友圈;赵雷刷爆了文青和一线用户的朋友圈,养生知识和伪装传销刷爆了爸妈的朋友圈,武昌火车站刷爆了公知们的朋友圈。 但圈层外发生了什么?圈层外流行的是什么?恐怕不得而知, 90 后人群中越来越主流的二次元用户把二次元空间和现实三次元空间的间隔叫次元壁,这样的“次元壁”出现在所有圈层之间,难以打破。 这也是为什么直播喊麦之王MC天佑从来未曾在一线用户的朋友圈出现过(在GQ 报道前),当快手网罗 3 亿用户成为短视频行业龙头从来不曾被主流媒体和主流用户讨论(在残酷底层物语被传播前),这也是为什么圈9、夏语遥、冰音琉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朋友圈。 所以,当被同事转发的营销信息刷屏时不妨跳出工作圈去看待,当被行业从业者刷屏时不妨跳出行业去看,当被行业刷屏时不妨跨行业去看,局限在圈层中从来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广告的目标是为了吸引特定的圈子的用户,但衡量营销成功与否并不是你的朋友圈或者你朋友的朋友圈,跳出圈层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三、媒体话语权决定于主流价值观,你看到的只是话语权的表达 专栏作家张国庆在《媒体话语权》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媒体像现在这样重要,“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所看到的无一不是具有媒体话语权的个人、媒体个人意志和观点的传达。尽管每个人都拥有表达的权利,但因为社会层级和平台的差异性,话语权的量级千差万别,在公众号等自媒体兴起前,媒体话语权都掌握在电视台、门户等媒体上,自媒体兴起后话语权同样仅仅集中在某些十万级粉丝的手中,而远离互联网、远离一线城市、远离主流价值观的用户通常不会获得主流舆论的关注。所以无论是快手小胖,还是斗鱼三骚都很难被主流媒体认可,二次元和AB站同样很难被主流人群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他们仿佛被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从舆论上抹去了,而偶尔被主流媒体提及也是类似于残酷底层物语的描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媒体话语权的平台进行的观点表达就代表或者引领着主流舆论,非主流用户被刻意“取消”了话语权。 (编辑:衢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